|
|
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29集课程复讲 |
黄玉妹学长 |
|
1、帮助人要用我们的智慧,不然会以善心行恶事。 2、几千年来所有智慧的文章都是用文言文写出来的。当我们懂得文言文,我们可以直接当二千多年前孔老夫子的弟子,也可以当孟夫子的弟子。所以这文言文就可超越时空去学习圣贤的智慧,所以文言文是我们老祖宗给后代子孙最大的恩泽。文言文的义理非常深广,你每次念,悟处都不一样。随着我们的实践,随着我们智慧的开显,可以愈深愈广的去领受。 3、「一切法从心想生」。自己心里觉得学习文言文很难,它就很难。当你把这个障碍放下,它就不难。所以确确实实当我们那一念心忏悔了,那一念心真正把使命提起来,跟这些经典就很相应。 4、《大学》给我们的教诲,一个人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,而致知在格物」。所以已经把整个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的方法都讲出来了。首先要从「格物致知」下手。格物,格除物欲,格除坏习惯,当场都可以做。当我们欲望能够放淡,心志清朗,自然就能诚意正心。开始从自己的言语行为去修正。当我们修正,家庭就会变化,工作的场合也会变化。 5、「始吾心已许之,岂以死倍吾心哉」,古代人的信不只在言语上,连一个念头他都不愿违背,不愿违背别人也不愿违背自己的良心。所以我们看到古代人,我们要好好向他们学习。 6、言语也不能挑对象,守信用一定要童叟无欺。不是做生意才童叟无欺,应该是对待一切人,只要言出都要必行,不然你就要先考虑清楚再答应。所谓「事非宜,勿轻诺;苟轻诺,进退错」。只要考虑清楚,答应了,就不可以后悔。 7、当言语少的时候心就比较平和,人心一平和,对于所处的环境、所发生的事就可以明白清楚去观察、去观照,就不容易出差错。 8、世间处事做人的方法,我们不要把它想得太复杂,应该是用诚信去对待。 9、在家庭生活当中,你要抓住一个态度,所有的人怎么做那是他的事,你要先拉回来,他对不对那是他的事,我对不对那最重要。所以先不要去看先生的不是,要先看自己,我当太太有没有当好?我当妈妈有没有当好?我当媳妇有没有尽力?假如我们都没做好,还去说别人,那跟别人是一般见识,那我们哪有资格还在这里生气骂他?我们不是跟他一样?那骂他不就是骂自己,对不对?你骂他就是因为他没尽责任,可是我们也没尽。 10、跟朋友谈天,谈到家庭工作的事,一定让他自我反省。当你都引导他往自己身上找问题,那才能真正化解。当一个人能够回到先从自己检讨起,心就平息许多。由于那一分平息,由于那一分尽责,慢慢就会让先生生起惭愧之心。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